Mistral AI 推出最新大型語言模型 Mistral Large 2,挑戰 Llama 3.1

Mistral AI 推出最新大型語言模型 Mistral Large 2,挑戰 Llama 3.1

在人工智能技術迅猛發展的時代,Mistral AI 再次引領潮流,在2024年7月24日推出了其最新的旗艦大型語言模型— Mistral Large 2。這款模型擁有 1230 億個參數,並在多個方面展現了顯著的性能提升,包括代碼生成、數學和推理能力。這一發布無疑為人工智能領域帶來了新的突破和挑戰。

Mistral Large 2 的主要特點

強大的多語言支持

Mistral Large 2 支持多達 11 種語言,包括法語、德語、西班牙語、意大利語、葡萄牙語、阿拉伯語、印地語、俄語、中文、日語和韓語。這使得該模型在全球範圍內具有廣泛的應用潛力。

優秀的編碼能力

該模型支持超過 80 種編程語言,包括 Python、Java、C、C++、JavaScript 和 Bash。這使得它在代碼生成和編程輔助方面具有強大的競爭力。

高效的上下文窗口

Mistral Large 2 擁有 128,000 個 token 的上下文窗口,比其前代產品大大增加,這意味著它可以處理更長的文本和更複雜的任務。

開放權重

Mistral Large 2 的權重已經開放,但僅限於研究和非商業用途。商業用途需要獲得專門的許可。

高性能基準測試

在多個基準測試中,Mistral Large 2 的性能表現優異。在 Wild Bench、Arena Hard 和 MT Bench 基準測試中,它的表現優於 Llama 3.1 405B 和 Claude 3 Opus。在 MMLU 基準測試中,該模型的表現優於 Llama 3.1 70B,與 Llama 3.1 405B 相當。

改進的函數調用和檢索技能

Mistral Large 2 現在支持並行和順序函數調用,使開發人員能夠構建更複雜的商業人工智能應用。

開源和合作

Mistral AI 強調開源,並與微軟和 Google 建立了合作關係,將其模型在 Azure 和 Google 雲上提供。

市場反應與合作

在 Mistral Large 2 推出後,市場反應熱烈。Google Cloud 宣布將支持 Mistral AI 的新模型,包括 Codestral、Nemo 和 Large 2,並將其整合到 Vertex AI 平台上。這一合作將使全球開發者能夠更輕鬆地使用這些先進的人工智能技術,從而加速創新和應用開發。

微軟也宣佈將 Mistral Large 2 和 Mistral Nemo 引入 Azure AI 平台,提供無伺服器部署和按需付費選項。這意味著企業和開發者可以更靈活地使用這些模型來構建和部署高效的人工智能應用。

性能與價格

根據最新的性能基準測試,Mistral Large 2 在多個指標上表現出色。其 MMLU 分數達到 0.84,質量指數為 91,顯示出其在推理和知識方面的強大能力。然而,該模型的價格相對較高,每百萬個 token 的價格為 4.50 美元,輸出速度為每秒 43.5 個 token,延遲時間為 0.29 秒。

後續發展

Mistral AI 的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 Arthur Mensch 表示:「我們的目標是將最先進的人工智能技術帶到每個人的手中。與 Google Cloud 和微軟的合作標誌著我們在實現這一目標方面邁出了重要的一步。」這些合作不僅有助於推動人工智能技術的普及,還將促進更多創新應用的誕生。

隨著 Mistral Large 2 的推出,Mistral AI 無疑在人工智能領域樹立了新的標杆。這款模型不僅在多語言支持和編碼能力方面表現卓越,還在多項基準測試中展示了其強大的性能。隨著 Mistral AI 與微軟和 Google 的合作,這款模型未來有望在更多應用場景中發揮重要作用。

Meta 推出突破性 AI 模型 Llama 3.1,挑戰 OpenAI 與 Google 霸主地位

Meta 推出突破性 AI 模型 Llama 3.1,挑戰 OpenAI 與 Google 霸主地位

在人工智能(AI)競賽日益激烈的當下,Meta 於2024年7月24日正式發布了其最新開源 AI 模型 Llama 3.1,這一舉動被視為該公司在 AI 領域的重大突破,同時也向 OpenAI 和 Google 等競爭對手發起了直接挑戰。

Meta 執行長馬克·祖克柏(Mark Zuckerberg)在發布會上表示, Llama 3.1 是「最先進」的大型語言模型,擁有廣泛的新功能,包括改善推理能力以處理複雜的數學問題,以及即時將文本整合成一本完整的書籍。祖克柏稱這款模型為「藝術的起點」,並強調其將與 OpenAI 和 Google 的頂級模型一較高下。

模型規格與訓練細節

Llama 3.1 共推出三個版本,其中最大的版本 Llama 3.1 405B 擁有高達4050億個參數,這使其成為目前最大的開源模型之一。值得注意的是,這款模型的訓練過程使用了驚人的1.6萬顆 NVIDIA H100 晶片,充分展現了 Meta 在 AI 研發上的巨額投入。

祖克柏透露, Llama 3模型的訓練成本已達「數億美元」,而未來的模型可能需要耗資數十億美元來提升運算能力。儘管去年 Meta 進行了大規模裁員以縮減成本,但祖克柏表示公司仍願意在 AI 軍備競賽中投入大量資金,以確保在未來10到15年內在關鍵技術領域保持競爭優勢。

開源策略與生態系統建設

與 OpenAI 和 Google 等競爭對手採用封閉模型不同, Meta 選擇了開源路線。祖克柏強調,開源模型與封閉模型之間的差距正在縮小,他預測從明年開始, Llama 模型將成為業界最先進的模型。

Meta 表示, Llama 系列模型已被個人和企業下載超過3億次。為了擴大 Llama 3.1的影響力, Meta 還與多家科技巨頭展開合作。其中, NVIDIA 的 AI Foundry 將為全球企業提供 Llama 3.1模型的客製化服務。此外, Meta 還與亞馬遜(Amazon)和 Databricks 等公司合作,幫助開發者微調和訓練其模型。

業界反響與安全考量

AI 界領袖吳恩達(Andrew Ng)在社群媒體上表示, Meta 對開源模型做出了巨大貢獻,新模型是一份「美好禮物」。然而,開源模型也引發了一些安全方面的擔憂,如技術可能被競爭對手或犯罪組織濫用。對此,祖克柏強調,開源模型相較封閉模型更容易讓監管機構進行審查,從而增加透明度和安全性。

Meta 與 NVIDIA 的深度合作

值得關注的是, Meta 與 NVIDIA 的合作關係日益密切。除了使用大量 NVIDIA H100晶片訓練 Llama 3.1外, NVIDIA 執行長黃仁勳(Jensen Huang)與祖克柏還將於下週在 SIGGRAPH 2024電腦繪圖大會上首次進行公開對談。這次對談預計將聚焦於兩家公司在 AI 技術領域的合作發展。

Llama 3.1將被應用於 Meta 旗下應用程式

Llama 3.1不僅是 Meta AI 聊天機器人的核心,還被應用於 Instagram 和 WhatsApp 等旗下應用程式中。祖克柏表示, Meta 的聊天機器人已擁有「數億」用戶,並預計到今年年底將成為全球使用最廣泛的聊天機器人。

此外,祖克柏還預期 Meta 以外的其他公司也會使用 Llama 來訓練自己的 AI 模型。他將 Llama 比喻為一位「老師」,使得不同組織能夠創建自己的模型,而不必依賴其他公司銷售的現成產品。

結語

Llama 3.1的發布標誌著 Meta 在 AI 領域的重大進展,也反映了該公司在開源 AI 發展上的堅定決心。隨著 AI 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應用範圍的不斷擴大, Meta 、 OpenAI 、 Google 等科技巨頭之間的競爭將更加激烈。 Llama 3.1的表現如何,是否能夠實現祖克柏所說的「成為業界最先進的模型」,將在未來幾個月內得到驗證。

Google 改變第三方 Cookie 策略:用戶選擇成為焦點

Google 改變第三方 Cookie 策略:用戶選擇成為焦點

在一個令人驚訝的轉折中,Google 宣布將不再在其 Chrome 瀏覽器中淘汰第三方 Cookie。這一決定標誌著與其原計劃的重大轉變,該計劃原本打算在 2025 年前消除這些 Cookie。相反,Google 將在 Chrome 中引入一種新的體驗,強調用戶對其網絡瀏覽隱私的選擇和控制。

重大政策逆轉

多年來,Google 一直致力於消除第三方 Cookie,但由於各種挑戰,實施多次推遲。2020 年 1 月的初步公告設定了在兩年內淘汰第三方 Cookie 的時間表,但這一期限多次被推遲,最近一次推遲到 2025 年。推遲的主要原因是廣告商、出版商和監管機構的反饋,他們對數位廣告生態系統的影響和潛在的反競爭效應表示擔憂。Google 隱私沙盒副總裁 Anthony Chavez 在最近的一篇部落格文章中解釋了這一新方法:「我們提出了一種新的方法,提升用戶選擇。與其淘汰第三方 Cookie,我們將在 Chrome 中引入一種新的體驗,讓人們可以做出知情選擇,這一選擇將適用於他們的網路瀏覽,他們可以隨時調整這一選擇。」

用戶控制成為焦點

根據這一新提案,Chrome 用戶將能夠設置其隱私偏好,這些偏好將適用於他們的網路瀏覽活動。這一轉變是在廣泛徵求各方意見後做出的,包括英國競爭與市場管理局(CMA)和資訊專員辦公室(ICO)等監管機構,以及出版商、網路開發者、標準組織、公民社會和廣告行業參與者。新的用戶體驗將包括一次性提示,允許用戶設置有關第三方 Cookie 的偏好。用戶還可以隨時調整這些設置,提供更大的線上隱私控制。

繼續致力於隱私沙盒

儘管這一重大方向改變,Google 仍然致力於其隱私沙盒計劃。該公司計劃繼續開發和提供隱私沙盒 API,以改善隱私保護和實用性,供選擇使用這些 API 的人使用。此外,Google 計劃在 Chrome 的隱身模式中引入 IP 保護功能,進一步增強用戶隱私選項。

對數位廣告行業的影響

這一逆轉可能對數位廣告行業產生深遠影響。準備迎接無 Cookie 未來的廣告商和出版商可能需要重新評估其策略。第三方 Cookie 長期以來一直是數字廣告的基石,使得精準定位和個性化廣告體驗成為可能。保留這些 Cookie 的決定,儘管增加了用戶控制,將需要行業適應新的用戶偏好和監管要求。Google 表示,將繼續與 CMA、ICO 和其他全球監管機構協商,最終確定其新方法。該公司還計劃在推出這些變化時與行業進行互動。

監管機構和行業反應

監管機構在 Google 的決策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今年 1 月,英國反壟斷機構 CMA 對 Google 的隱私沙盒提出了 39 項獨特的關切。除了反壟斷問題外,最近的研究表明,Google 的隱私沙盒條款可能會違反隱私法。CMA 發言人對 Google 的修訂計劃做出反應,表示:「我們在 2022 年進行干預並提出承諾,是因為擔心 Google 的隱私沙盒提案可能會扭曲競爭,導致廣告支出更加集中在 Google 的生態系統中,損害其競爭對手。我們將需要仔細考慮 Google 的新隱私沙盒方法,並與 ICO 密切合作,歡迎對 Google 修訂方法的意見—包括對消費者和市場結果的可能影響。」廣告和出版行業也對 Google 施加了額外壓力。關鍵問題之一是隱私沙盒對廣告效果和活動表現的影響。今年 2 月,非營利數位廣告聯盟 IAB Tech Lab 發布了一份 106 頁的差距分析,指出從第三方 Cookie 過渡到 Google 的隱私沙盒將大大削弱當前大多數形式的數位廣告。

線上隱私和廣告的未來

Google 放棄淘汰第三方 Cookie 的決定代表了用戶隱私和廣告效果之間平衡的重大轉變。雖然新方法為用戶提供了更多控制其隱私設置的選項,但也允許廣告商繼續利用第三方 Cookie 進行精準廣告。隨著數位廣告環境的演變,各方將需要在用戶隱私、監管合規和廣告效果之間找到平衡。Google 繼續開發隱私沙盒 API 並在 Chrome 中引入新的隱私功能,將在塑造線上隱私和廣告的未來方面發揮關鍵作用。

主要要點

  • Google 不再按計劃淘汰第三方 Cookie。
  • Chrome 用戶將擁有更多隱私設置控制權。
  • 隱私沙盒項目將繼續,提供替代技術。
  • 這一變化將對廣告商、出版商和用戶產生不同影響。
  • 這一決定對數位廣告環境的全面影響仍有待觀察。

隨著 Google 改變其對第三方 Cookie 的方法,數位廣告行業必須適應新的用戶偏好和監管要求。強調用戶選擇和控制標誌著朝著更注重隱私的網路邁出了重要一步,平衡了用戶、廣告商和監管機構的需求。

Google 2024年7月辦公室時間:提升網站排名的20個關鍵策略

Google 2024年7月辦公室時間:提升網站排名的20個關鍵策略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站在搜尋結果的頂端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 Google 作為全球最大的搜尋引擎,其每一次的指引都備受關注。此次 SEO 辦公時間不僅回答了業界的迫切問題,更揭示了一些 SEO 的關鍵趨勢。從技術實施到內容策略,從本地化考量到品牌建設, Google 的專家團隊提供了全方位的指導。

網站遷移與技術實施

在數位世界中,變革是常態。許多企業正在經歷網站改版或內容管理系統(CMS)的遷移。 Google 的專家強調,這種過渡期雖然充滿挑戰,但並不會造成長期的 SEO 問題。

    關鍵策略1:漸進式 CMS 遷移

    Google 建議採用漸進式的 CMS 遷移策略。即使在過渡期間部分頁面缺少 hreflang 標記,也不會對長期排名造成嚴重影響。不過,網站管理者應該儘快完成全站的標記更新,以確保最佳的國際化 SEO 效果。

    關鍵策略2:重視 hreflang 標記

    對於國際化網站,正確實施 hreflang 標記至關重要。即使在遷移過程中,也應優先考慮保持這些標記的完整性,以確保不同語言版本的頁面能夠被正確識別和索引。

    關鍵策略3:了解 GoogleOther 爬蟲

    Google 揭示了 GoogleOther 爬蟲的重要性。這個通用爬蟲不僅用於搜尋功能,還服務於 Google 的其他產品。網站管理者應該關注並適當管理 GoogleOther 的爬取行為,以確保網站在 Google 生態系統中的全面表現。

    內容優化與結構化數據

    在 SEO 領域,內容始終是王道。但在2024年,僅有優質內容還不夠,如何讓搜尋引擎更好地理解您的內容同樣重要。

      關鍵策略4:策略性擴展產品目錄

      對於電商網站,Google 警告大規模擴充產品目錄可能導致搜尋引擎重新評估整個網站。建議採取策略性的擴張方式,確保新增的產品頁面同樣具有高質量的內容和良好的用戶體驗。

      關鍵策略5:正確使用結構化數據

      Google 強調了正確使用結構化數據的重要性。例如,食譜結構化數據不應用於非食品配方。濫用或誤用結構化數據可能導致網站在富結果中的展示機會減少。

      關鍵策略6:優化索引錯誤處理

      並非所有報告的索引錯誤都需要修復。 Google 建議網站管理者應該分辨哪些錯誤是預期的或正常的,專注於解決真正影響用戶體驗和排名的問題。

      本地化與品牌策略

      在全球化的數位市場中,本地化策略和品牌識別變得越來越重要。 Google 的最新建議強調了這些因素對 SEO 的深遠影響。

        關鍵策略7:明智選擇域名

        對於面向特定國家或地區的網站,選擇合適的域名可能帶來輕微的 SEO 優勢。例如,對韓國用戶而言, .kr 域名可能比 .com 更有優勢。但 Google 強調,內容的相關性和語言匹配度更為關鍵。

        關鍵策略8:處理品牌混淆問題

        對於品牌名稱與常見詞彙相似的企業, Google 表示其系統會隨時間自動調整以反映用戶真實意圖。品牌應該專注於建立強大的品牌認知度和提供優質的用戶體驗,而不是過度擔心短期的搜尋結果混淆。

        關鍵策略9:國際化 SEO 策略

        對於全球性企業,制定全面的國際化 SEO 策略至關重要。這不僅包括正確使用 hreflang 標記,還涉及本地化內容的創建、區域特定的反向連結策略等。

        技術SEO的最新趨勢

        技術SEO一直是搜尋引擎最佳化的基石,而Google的最新指引進一步強調了其重要性。

          關鍵策略10:精確使用 noindex 標記

          Google 重申了 noindex 標記的重要性,並提供了具體的實施指南。正確使用這個標記可以有效控制哪些頁面應該被搜尋引擎索引,從而優化網站的整體結構。

          關鍵策略11:利用 RSS feed 增強爬蟲效率

          Google 確認其爬蟲會爬取嵌入網頁的 RSS feed 中的連結。這為網站提供了一個額外的途徑來引導爬蟲發現新內容,特別是對於經常更新的網站,如新聞媒體或博客。

          關鍵策略12:關注 favicon 更新

          雖然 favicon 看似微不足道,但 Google 指出其更新可能需要較長時間才能反映在搜尋結果中。網站管理者應該耐心等待,並確保所有相關文件都已正確更新。

          SEO管理與效果評估

          有效的 SEO 不僅關乎策略的制定,更在於執行的質量和效果的評估。 Google 的專家就如何管理 SEO 項目和評估其效果提供了寶貴建議。

            關鍵策略13:與 SEO 代理商建立有效溝通

            Google 建議網站所有者與 SEO 代理商保持緊密溝通,定期檢視工作成果和未來計劃。這種透明度有助於確保 SEO 策略與企業目標保持一致,並能及時調整以應對搜尋引擎的變化。

            關鍵策略14:建立全面的 SEO 評估體系

            評估 SEO 效果不應僅限於排名變化。 Google 建議建立一個包括流量、轉化率、用戶行為等多維度的評估體系,以全面了解 SEO 策略的實際效果。

            關鍵策略15:充分利用 Google Search Console

            Google 強調了 Search Console 的重要性,並建議使用公司帳戶而非個人帳戶來管理。這不僅確保了組織層面的連續性,也有助於更好地利用 Search Console 提供的豐富數據和洞察。

            未來展望

            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 SEO 的未來充滿了機遇和挑戰。 Google 的最新指引也為我們提供了一些未來趨勢的線索。

            關鍵策略16:適應搜尋演算法的持續變化

            Google 不斷更新其搜尋演算法,以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網站管理者和 SEO 專業人士需要保持警惕,隨時關注最新的演算法變化,並相應調整策略。

            關鍵策略17:擁抱 AI 和機器學習 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正在深刻影響搜尋引擎的工作方式。未來的 SEO 策略需要考慮如何優化內容以適應這些智能系統,例如關注語義相關性而非僅僅是關鍵字密度。

            關鍵策略18:注重用戶意圖和體驗

            Google 越來越重視用戶意圖和整體體驗。未來的 SEO 不僅要關注如何吸引搜尋引擎,更要專注於如何真正滿足用戶需求,提供卓越的網站體驗。

            關鍵策略19:重視移動優先的設計

            移動搜尋已經成為主流, Google 的移動優先索引策略將繼續影響 SEO 。確保網站在各種移動設備上的良好表現將成為未來 SEO 成功的關鍵。

            關鍵策略20:探索新興的搜尋模式

            語音搜尋、圖像搜尋等新興的搜尋模式正在改變用戶的搜尋行為。未來的 SEO 策略需要考慮如何優化內容以適應這些新的搜尋方式。

              結語

              Google 最新的 SEO 指南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全面的框架,幫助網站在2024年的數位競爭中脫穎而出。從技術實施到內容策略,從本地化考量到未來趨勢,這20個關鍵策略涵蓋了 SEO 的各個方面。

              然而,重要的是要記住, SEO 是一個動態的領域,沒有一成不變的公式。成功的 SEO 策略需要持續的學習、實驗和調整。網站所有者和 SEO 專業人士應該將這些建議作為起點,結合自身網站的具體情況和目標,制定個性化的 SEO 策略。

              最後, Google 的核心建議始終如一:專注於提供高質量的內容和卓越的用戶體驗。在遵循技術最佳實踐的同時,始終將用戶需求放在首位,這才是長期 SEO 成功的真正秘訣。

              OpenAI 推出 GPT-4o Mini :高效能、低成本 AI 模型

              OpenAI 推出 GPT-4o Mini :高效能、低成本 AI 模型

              OpenAI 於2024年7月18日宣布推出其最新的生成式 AI 模型— GPT-4o Mini 。這款新模型以其高效能和低成本的特點,旨在使先進的人工智能技術更加普及和可負擔。

              主要特點

              成本效益

              GPT-4o Mini 的定價為每百萬個輸入標記15美分和每百萬個輸出標記60美分,比之前的 GPT-3.5 Turbo 便宜超過60%。這使得它成為市場上最具成本效益的小型模型之一,適合需要大量API調用或大範圍上下文處理的應用程序。

              性能表現

              GPT-4o Mini 在多項基準測試中表現優異:

              • 在 Massive Multitask Language Understanding (MMLU) 測試中得分82%,超過了 Gemini Flash (77.9%) 和 Claude Haiku (73.8%) 。
              • 在數學和編碼測試中也表現出色, MGSM 測試得分87%, HumanEval 測試得分87.2%。
              • 在多模態推理測試( MMMU )中得分59.4%,優於 Gemini Flash (56.1%)和 Claude Haiku (50.2%)。

              多模態支持

              目前, GPT-4o Mini 支持文本和視覺輸入,未來計劃支持圖像、視頻和音頻輸入和輸出。這使得它在處理多模態任務方面具有很大的潛力。

              上下文窗口

              GPT-4o Mini 擁有128K標記的上下文窗口,這意味著它可以處理相當於一本書長度的文本,適合需要長上下文的應用場景。

              多語言支持

              GPT-4o Mini 在多語言理解方面也有改進,能夠更有效地處理非英語文本。

              應用場景

              GPT-4o Mini 的低成本和高性能使其適合各種應用,包括:

              • 客戶支持聊天機器人:能夠提供快速、實時的文本響應。
              • 數據提取:如從收據中提取結構化數據。
              • 自動化電子郵件回覆:根據郵件線索生成高質量的回覆。

              安全性和合規性

              GPT-4o Mini 採用了新的「指令層級」方法,這有助於提高模型對越獄、提示注入和系統提示提取的抵抗力。此外, OpenAI 還邀請了超過70位外部專家測試模型的潛在風險,並在訓練和後訓練階段進行了多項安全措施。

              可用性和定價

              GPT-4o Mini 已經在 Assistants API 、 Chat Completions API 和 Batch API 中上線,並且將取代 GPT-3.5 Turbo 成為 ChatGPT 的默認模型。免費用戶、 Plus 用戶和團隊用戶可以立即使用,企業用戶將於下週開始使用。

              結語

              GPT-4o Mini 的推出標誌著 AI 技術在成本效益和性能上的重大進步。這款模型不僅使開發者能夠更高效地構建和擴展強大的 AI 應用,還有助於推動 AI 技術的普及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