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Tube 正式加入 AI 戰場!宣布一項全新政策,將賦予創作者決定權,選擇是否允許第三方 AI 公司使用他們的影片來訓練 AI 模型。這項政策預計將對 AI 產業和 YouTube 的數位內容生態帶來深遠影響。
AI 浪潮來襲,YouTube 如何接招?
生成式 AI 正以驚人的速度席捲全球,各家科技巨頭爭相投入研發,而 AI 模型的訓練仰賴巨量數據,YouTube 龐大的影片庫自然成為兵家必爭之地。YouTube 的服務條款向來禁止未經授權的內容使用,但面對 AI 訓練的需求,YouTube 決定採取更積極的策略,推出這項新政策,在 AI 發展和創作者權益之間取得平衡。
創作者的新武器:掌控 AI 訓練
現在,創作者可以在 YouTube Studio 的「設定」頁面找到「第三方訓練」選項,自由選擇允許所有公司、特定公司,或完全禁止 AI 公司使用他們的影片數據進行訓練。預設情況下,此選項是關閉的,確保創作者的影片不會在未經同意的情況下被用於 AI 訓練。目前初始名單包括 AI21 Labs、Adobe、Amazon、Anthropic、Apple、ByteDance、Cohere、IBM、Meta、Microsoft、Nvidia、OpenAI、Perplexity、Pika Labs、Runway、Stability AI 和 xAI 等公司。
參與 AI 訓練:機會與風險並存
這項政策為創作者開啟了新的可能性,但也帶來了新的挑戰。參與 AI 訓練,可能為創作者帶來與 AI 公司合作的機會、提高影片曝光度,甚至在未來獲得收益分成。然而,創作者也需要承擔內容被操縱、版權爭議等風險。
YouTube 的承諾:保障創作者權益
YouTube 強調,他們致力於保護創作者的權益,並將持續完善相關政策和技術,確保 AI 技術的發展能夠真正造福 YouTube 社群。
AI 時代的 YouTube:未來展望
YouTube 的新政策只是 AI 發展和內容創作領域的一個開端。未來,AI 技術將更深入地影響 YouTube 平台,例如 AI 輔助創作、AI 內容審核、AI 個人化體驗等。YouTube 也正在開發新的肖像權管理技術,讓創作者可以掌控自己的肖像如何被 AI 技術呈現。
挑戰與機遇:YouTube 與創作者的共同課題
AI 技術的發展也帶來了一些挑戰,例如 AI 模型的偏見、AI 技術的濫用等。如何應對這些挑戰,將是 YouTube 和創作者需要共同面對的重要課題。
總結
YouTube 允許創作者選擇是否允許第三方 AI 訓練其影片內容,這項政策的推出,標誌著 YouTube 正式踏入 AI 發展的新階段,也為 AI 產業和 YouTube 的數位內容生態帶來新的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