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大規模擴展 AI Overviews 功能,覆蓋全球超過百國

Google 大規模擴展 AI Overviews 功能,覆蓋全球超過百國

在一項重大的全球擴展計畫中,Google 2024年10月29日宣布將其 AI Overviews 搜尋功能推廣至全球超過 100 個國家和地區(包括台灣)。這項擴展將使該功能每月服務超過 10 億全球用戶,標誌著自今年 5 月在美國首次推出以來最大規模的功能擴展。

多語言支援與功能優化

語言覆蓋

此次更新將支援多種主要語言,包括英語、印地語、印尼語、日語、葡萄牙語和西班牙語。值得注意的是,用戶可以在任何支援的國家使用這些語言,例如在美國的西班牙語使用者現在可以使用其偏好的語言查看 AI Overviews。

網站整合改進

Google 同時推出多項網站整合優化措施:

  • 在桌面版本新增右側顯著連結展示
  • 在手機版本的右上角加入網站圖示
  • 在 AI Overview 文字中加入內嵌連結

商業化發展

廣告整合

Google 已開始在美國地區的手機用戶搜尋結果中展示廣告,同時確保有機搜尋結果和贊助內容有明確區分。這項舉措顯示了 Google 在 AI 功能商業化方面的策略布局。

技術與影響

此功能由 Google 的 Gemini AI 模型支援,能夠為用戶的搜尋查詢生成摘要資訊。除了回答問題外,該功能還可作為餐點規劃師、假期組織者和創意激發工具。

雖然有出版商擔心這項功能可能會影響網站流量,但 Google 表示,新的內嵌連結設計實際上增加了合作網站的訪問量。這次的全球性擴展將從本週開始逐步推出。

進一步閱讀
  1. Google 搜尋引入生成式 AI(SGE) 重塑使用者體驗

Midjourney 推出網頁圖像編輯工具重大更新

Midjourney推出圖像編輯工具重大更新

Midjourney 於2024年10月24日宣布推出突破性的網頁圖像編輯工具,讓使用者能夠透過人工智能技術對任何圖像進行強大的編輯與修改。這項新功能不僅標誌著 Midjourney 從純粹的 AI 圖像生成平台轉型為全方位影像處理工具,更展現了生成式 AI 技術在視覺創作領域的重大進展。

功能特色

這款全新的網頁編輯工具具備多項創新功能:

  • 圖像重塑:使用者可以對上傳的圖像進行重新材質處理,包括顏色調整和細節重繪。
  • 全方位編輯:支援擴展、裁剪、重繪以及場景修改等多樣化的編輯選項。

安全管控措施

為確保工具的負責任使用,Midjourney 採取了嚴格的管控機制:

使用權限限制

  • 已生成超過 10,000 張圖像的用戶
  • 年費會員
  • 連續 12 個月的月費訂閱者

審核機制

  • 增強人工審核力度
  • 部署新一代 AI 審核系統

關於審核機制的部份,創辦人 David 在官方的 Discord 社群平台說:「除了這些功能,我們還在測試一個更加細緻和智能的V2 AI版主。該版主將全面檢查用戶的提示、圖像、繪製遮罩和輸出圖像。這可能是有史以來最聰明的人工智能版主,但它仍處於早期測試階段,我們正在努力完善它所遵循的規則,使其儘可能好。所有這些都是非常新的,我們希望給社區和人類審核人員時間來慢慢適應它。」

目前已知問題

官方表示:

  • 如果你要求一些非常不合適的東西,或者你要求改變一個很小的區域,它可能不會給你你想要的。
  • 如果你把一個小腦袋放在一個場景中,讓它畫出身體可能太大了(所以請讓頭更大)

產業影響

隨著深度偽造(Deepfake)技術的快速發展,相關疑慮也隨之增加。根據 Clarity 的數據顯示,今年的深度偽造內容較去年同期增加了 900%。為應對這一挑戰,Midjourney 正積極開發更進階的 AI 審核機制,以防止濫用情況發生。

結語

儘管新功能的發布引發了對深度偽造技術濫用的擔憂,但 Midjourney 承諾將持續完善其審核系統,並謹慎評估功能開放範圍[2]。這項技術的發展將為創意產業帶來新的可能性,同時也凸顯了數位內容真實性驗證的重要性。

進一步閱讀
  1. Midjourney 推出全新網頁編輯器,整合多項功能提升用戶體驗

Anthropic 重磅升級 Claude 3.5 Sonnet 與 3.5 Haiku

Anthropic 重磅升級 Claude 3.5 Sonnet:AI 突破性進展引領產業新標竿

Anthropic 於 2024 年 10 月 22 日正式發布 Claude 3.5 Sonnet 重大更新,不僅在程式碼處理和工具使用方面取得顯著進展,更首次推出革命性的電腦操作功能。

卓越性能突破

程式碼與推理能力提升

在權威的 SWE-bench Verified 測試中,新版本得分從 33.4% 大幅提升至 49.0%,成為目前所有公開可用模型中的最高分。在企業應用測試 TAU-bench 中,零售領域測試分數從 62.6% 提升至 69.2%,航空領域則從 36.0% 提升至 46.0%。

革命性電腦操作功能

突破性技術

此次更新最大亮點是首次在公測版中推出電腦使用功能(Computer Use),讓 AI 能夠像人類一樣操作電腦介面。具體功能包括:

  • 螢幕內容識別
  • 游標移動控制
  • 按鈕點擊操作
  • 文字輸入功能
YouTube thumbnailYouTube icon
影片來源:Anthropic

在 OSWorld 測試中,Claude 3.5 Sonnet 在截圖類別中獲得 14.9% 的得分,遠超其他 AI 系統的 7.8%。

企業實際應用效益

多家知名企業已開始測試新版本的實際應用效果。Replit 正在運用 Claude 3.5 Sonnet 的電腦操作和使用者介面導航功能,開發其 Replit Agent 產品的關鍵功能。GitLab 在測試 DevSecOps 任務時發現,新版本在不增加延遲的情況下,推理能力提升最高達 10%。

Claude 3.5 Haiku:高效能與經濟性的完美結合

Anthropic 同時宣布推出全新的 Claude 3.5 Haiku 模型,這是該公司最快速模型的新一代產品。在維持與前代相同的成本和運算速度的情況下,Haiku 在各項技能指標上都有顯著提升。

卓越的程式碼處理能力

在 SWE-bench Verified 測試中,Claude 3.5 Haiku 獲得了 40.6% 的優異成績,超越了包括原版 Claude 3.5 Sonnet 和 GPT-4 在內的多個公開可用模型。

應用場景與優勢

Claude 3.5 Haiku 特別適合以下應用場景:

  • 需要快速響應的用戶端產品
  • 專門的子代理任務
  • 電子商務解決方案
  • 教育平台
  • 客戶服務聊天機器人

這個新模型還特別擅長處理大量非結構化數據,可協助金融、醫療保健和研究等領域的數據處理與分類工作。Haiku 將於本月晚些時候在 Anthropic API、Amazon Bedrock 和 Google Cloud 的 Vertex AI 平台上線,初期將僅支援文字輸入,圖像輸入功能將在後續更新中推出。

安全性與部署

Anthropic 特別強調安全性的重要,新版本已通過美國 AI 安全研究所(US AISI)和英國安全研究所(UK AISI)的聯合測試驗證。企業用戶現可透過 Amazon Bedrock 和 Google Cloud 的 Vertex AI 平台部署使用這個升級版本。

結語

在維持相同價格和運算速度的情況下實現如此重大突破,Claude 3.5 Sonnet 的升級無疑為 AI 市場帶來新的競爭態勢。隨著 Asana、Canva、Cognition、DoorDash 等企業陸續開始探索新功能的應用可能,預期將為產業帶來更多創新應用場景。

這次更新不僅展現了 Anthropic 在 AI 技術發展上的實力,更顯示了 AI 技術正朝著更實用、更智能的方向快速發展。然而,Anthropic 也提醒開發者,由於電腦操作功能仍處於實驗階段,建議優先從低風險任務開始測試。

Anthropic 推出 Claude AI 重大更新:新增 iPad 支援及個性化功能

Anthropic 推出 Claude AI 重大更新:新增 iPad 支援及個性化功能

Anthropic 公司近日宣布對其人工智能產品 Claude AI 進行重大更新,為用戶帶來全新界面和一系列增強功能,同時首次推出 iPad 專用應用程式。這次更新旨在提升用戶體驗,並擴大 Claude AI 的應用範圍。

更新亮點:

  1. 推出 iPad 專用應用程式
  2. 新增搜尋過往對話功能
  3. 引入自定義指令功能
  4. 優化移動端界面

跨設備支援:擴大使用範圍

此次更新中,Claude AI 首次推出了適用於 iPad 的專用應用程式。這一舉措擴大了 Claude AI 的可用性和覆蓋範圍,使用戶能夠在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和桌面設備之間無縫切換使用。

個性化功能:提升用戶體驗

新版 Claude AI 引入了多項個性化功能,包括:

  1. 搜尋過往聊天記錄:用戶現在可以回顧之前的對話,提高工作效率和靈活性。
  2. 自定義指令:用戶可以輸入特定資訊,為項目添加上下文,並修改提示以獲得更個性化的回應。例如,在請求 Claude AI 協助創建家務清單時,可以提供額外資訊(如孩子的特殊需求),使 AI 能夠根據具體情況調整回覆。

這些新功能旨在提高用戶的生產力,特別是對於那些同時處理多個項目或在複雜環境中使用 Claude AI 的用戶來說尤為有用。

界面優化

此次更新還為移動用戶提供了更加清爽的界面。新的界面設計旨在提升用戶體驗,使操作更加直觀和便捷。

結語

隨著這次更新的推出,Anthropic 公司繼續將 Claude AI 定位為一款強大且用戶友好的跨平台 AI 工具。這些移動端的增強功能凸顯了 Anthropic 致力於提升 AI 可訪問性和用戶體驗的決心。

Google 搜尋業務迎來新掌舵人: Nick Fox 接替 Prabhakar Raghavan 領導核心業務

Google 搜尋業務迎來新掌舵人: Nick Fox 接替 Prabhakar Raghavan 領導核心業務

Google 母公司 Alphabet 宣布了一項重大人事變動,長期領導搜尋和廣告業務的高級副總裁 Prabhakar Raghavan 將卸任現職,轉任新設立的首席技術官( Chief Technologist )一職。接替 Raghavan 的是在 Google 任職21年的資深高管 Nick Fox 。這一變動標誌著 Google 核心業務領導層的重大調整,也反映出該公司在人工智能時代面臨的挑戰與機遇。

領導層變動細節

根據 Google CEO Sundar Pichai 發布的內部備忘錄,此次調整的主要內容包括:

  1. Nick Fox 將接手領導知識與資訊( Knowledge & Information )團隊,負責 Google 的搜尋、廣告、地理和商務產品。
  2. Prabhakar Raghavan 轉任首席技術官,將與 Pichai 及其他 Google 領導層密切合作,為公司提供技術方向指導。
  3. Gemini 應用程式團隊將併入 Google DeepMind ,由 CEO Demis Hassabis 領導。
  4. Google Assistant 團隊將併入平台與裝置部門。

Pichai 在聲明中表示:「 Prabhakar 決定是時候在職業生涯中邁出重要一步。在 Google 領導各個團隊12年後,他將回歸計算機科學的根源,擔任 Google 的首席技術官。在這個角色中,他將與我和其他 Google 領導密切合作,提供技術指導並培養我們的技術卓越文化。」

Nick Fox : Google 的資深高管

Nick Fox 自2003年加入 Google ,在公司任職超過20年,曾在多個關鍵部門擔任領導職務。根據 All American Speakers 的介紹, Fox 曾擔任通訊產品副總裁,負責 Hangouts 、 WebRTC 和 Project Fi 等項目。在此之前,他還曾擔任 Google 搜尋廣告業務的產品管理副總裁。

Pichai 對 Fox 的能力表示了充分的信心:「 Nick 在他的職業生涯中展現了對知識與資訊幾乎每個方面的領導能力,從搜尋和 Assistant 的產品和設計,到我們的購物、旅遊和支付產品。」

Fox 在接任新職後將面臨諸多挑戰。一方面,他需要維持 Google 在搜尋和廣告市場的主導地位;另一方面,他還需要帶領團隊應對人工智能時代的競爭,特別是來自 OpenAI 、 Microsoft 等公司的挑戰。

Raghavan 的貢獻與新角色

Prabhakar Raghavan 在 Google 的職業生涯可謂功績卓著。 Pichai 在聲明中特別提到了 Raghavan 的一些重要貢獻:

  • 在 Gmail 中推出 Smart Reply 和 Smart Compose 等早期 AI 應用實例
  • 將 Gmail 和 Drive 用戶數推至10億以上
  • 在搜尋中引入 AI Overviews ,惠及數億用戶
  • 推出 Circle to Search 等新搜尋模式
  • 在 Maps 和 Shopping 中引入沉浸式視圖和虛擬試穿等 AI 功能

在新的首席技術官角色中, Raghavan 將負責為 Google 提供整體技術方向指導,這對公司在 AI 時代的戰略布局至關重要。

變動背景: AI 競爭與市場挑戰

此次領導層調整發生在 Google 面臨多重挑戰的背景下:

  1. AI 搜尋引擎崛起:根據 Business Insider 的報導, eMarketer 預測 Google 在美國搜尋廣告市場的份額可能在明年首次跌破50%。這一趨勢部分歸因於像 OpenAI 的 ChatGPT 和 Perplexity AI 等 AI 工具的崛起。
  2. 年輕用戶流失: Bernstein Research 分析師 Mark Shmulik 指出, Z 世代和 Alpha 世代已不再將「 Google 」作為動詞使用,而是轉向「搜尋」這一更通用的詞彙。
  3. 監管壓力: Google 正面臨來自美國和歐盟的反壟斷調查。
  4. 搜尋品質爭議:早在2024年4月,有分析指出,在 Raghavan 領導下, Google 搜尋可能過於重視廣告收入而犧牲了搜尋品質。

面對這些挑戰, Google 一直在積極應對。公司在2023年3月推出了 Gemini ,這是一個能夠以自然語言呈現搜尋結果的大型語言模型。此外, Google 還推出了一系列生成式 AI 工具和搜尋引擎增強功能。

業界反應與展望

此次人事變動引發了業界的廣泛關注和討論。

Campaign Asia 的分析指出, AI 驅動的搜尋引擎正在逐步蠶食 Google 的市場份額。 BrightEdge 創始人兼執行主席 Jim Yu 表示:「生成式 AI 正在革新搜尋行業。 AI 驅動搜尋引擎的出現是打開搜尋格局、允許新進入者潛在顛覆 Google 壟斷地位的第一步,而現在反壟斷裁決可能會成為一個加速器。」

Assembly 的 APAC 啟動和體驗總監 Arun Kumar 認為:「 AI 搜尋的增長確實令人興奮,有可能與 Google 競爭,特別是如果它能解決我們在使用 Google 搜尋引擎時面臨的一些挑戰。例如, SearchGPT 旨在優先考慮高績效、相關的內容,而不是充斥著廣告、片段和不可信的 SEO 優化或 AI 生成內容的雜亂環境,從而為搜尋技術建立一個新標準。」

對於 Nick Fox 接任搜尋業務負責人,業界普遍持謹慎樂觀態度。有分析認為, Fox 可能會更加注重核心搜尋質量的提升,並加速 AI 技術在 Google 產品中的應用。同時,作為一位經驗豐富的高管, Fox 可能會更加重視監管合規問題。

結語

Google 搜尋業務的領導層變動標誌著該公司在 AI 時代的戰略調整。 Nick Fox 接替 Prabhakar Raghavan 領導核心業務,將面臨維持市場主導地位、應對 AI 競爭、提升搜尋質量等多重挑戰。與此同時, Raghavan 轉任首席技術官,將為 Google 的整體技術方向把舵。

這一變動也反映出 Google 正在積極應對市場變化和競爭壓力。隨著 AI 技術的快速發展,搜尋行業正面臨重大變革。 Google 能否在新的領導下保持其在搜尋和廣告市場的主導地位,同時在 AI 領域實現突破,將是科技界密切關注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