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 推出全新 ChatGPT 模型 o3-mini 與 o3-mini-high,強勢迎戰 DeepSeek

OpenAI 推出全新 ChatGPT 模型 o3-mini 與 o3-mini-high,強勢迎戰 DeepSeek

OpenAI 再度引爆 AI 產業話題!2025年2月1日,OpenAI 悄悄地推出了兩款全新的 ChatGPT 模型:o3-mini 和 o3-mini-high,旨在提升 ChatGPT 在數學、編碼和科學等領域的推理能力,並提供更快速、更準確的回應。這項舉措被視為 OpenAI 應對 DeepSeek 和阿里巴巴等競爭對手挑戰的策略性部署,也展現了 OpenAI 致力於推動 AI 技術發展,並讓更廣泛的用戶受益的承諾。 

o3-mini 和 o3-mini-high:更快速、更精準的 AI 推理引擎

o3-mini 和 o3-mini-high 是 OpenAI 最新一代的生成式 AI 技術的成果。相較於旗艦級的 GPT-4-turbo 模型,o3-mini 的規模更小,但回應速度更快,所需的計算資源也更少,可以輕鬆處理簡單的查詢。 OpenAI 表示,o3-mini 的回應速度比其前身 o1-mini 快了 24%,同時還能提供更詳細的問題解決步驟。

o3-mini:免費、快速、易用

o3-mini 是 OpenAI 為廣大用戶提供的免費推理模型,主打快速、簡潔和易用性。 儘管規模較小,但 o3-mini 在處理日常任務和簡單問題方面表現出色,例如:

  1. 解答數學問題
  2. 生成簡單程式碼
  3. 提供科學知識解答

o3-mini-high:付費進階版,專為高階需求打造

o3-mini-high 則是 o3-mini 的付費版本,專為需要更進階 AI 能力的用戶設計,例如專業開發者或研究人員。 o3-mini-high 擁有更強大的智能回應能力,尤其是在以下方面:

  1. 處理複雜的編碼任務
  2. 進行更深入的推理和分析
  3. 提供更精準的答案

需要注意的是,相較於 o3-mini,o3-mini-high 的回應速度可能會稍微降低,這是為了提供更優質的推理結果而做的必要權衡。

開發者可以透過 OpenAI 的 Chat Completions API、Assistants API 和 Batch API 使用 o3-mini 和 o3-mini-high。 

o3-mini 與 DeepSeek:推理能力的正面交鋒

OpenAI 推出 o3-mini 的目的之一,是為了更好地與 DeepSeek 競爭。 DeepSeek 是另一家 AI 技術公司,也專注於開發具有強大推理能力的 AI 模型。 o3-mini 在設計上就考慮了與 DeepSeek 的競爭,OpenAI 希望能藉此在快速發展的 AI 推理市場中取得領先地位。

免費開放使用,ChatGPT 再度進化

更令人驚喜的是,OpenAI 將 o3-mini 模型免費開放給所有 ChatGPT 用戶使用。 用戶只需在 ChatGPT 中選擇「Reason」功能,即可體驗 o3-mini 的強大推理能力,其使用速率限制與 GPT-4o 相似。 

免費提供 o3-mini 模型,是 OpenAI 致力於讓 AI 技術更普及的重要一步。這項舉措不僅能讓數百萬用戶免費體驗尖端的 AI 功能,還有可能顛覆整個 AI 產業,迫使其他競爭對手也提供類似的免費服務。

此外,OpenAI 也提高了 Plus 和 Teams 用戶的消息限制,而每月支付 200 美元的 Pro 用戶則可無限次使用 ChatGPT。更高的訊息限制可以提升用戶體驗,讓他們更順暢地與 ChatGPT 互動,這也有助於吸引更多用戶訂閱付費方案。 

OpenAI 的戰略佈局:鞏固 AI 領導地位

o3-mini 的推出,標誌著 OpenAI 在 AI 領域的又一次重大突破。透過免費提供這款模型,OpenAI 讓數百萬用戶無需支付任何費用,即可體驗尖端的 AI 功能。 不僅展現了 OpenAI 的技術實力,也突顯了其在 AI 產業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積極鞏固領導地位的戰略意圖。 

AI 產業的未來:推理能力將成為關鍵

o3-mini 和 o3-mini-high 的推出,預示著 AI 產業的發展方向將更加注重推理能力的提升。 隨著 AI 技術的快速發展,未來將會有更多具備強大推理能力的 AI 模型問世,為各個領域帶來更多創新和應用。

進一步閱讀
  1. OpenAI 推出 O3/O4-mini/O4-mini-high

Mistral AI 發布 Small 3

Mistral AI 發布 Small 3

Mistral AI 於2025年1月30日正式發布了最新的語言模型—Mistral Small 3。這款擁有240億參數的模型,專為低延遲和高效能而設計,並以 Apache 2.0 開源許可證發布,允許開發者自由修改和部署。

Apache 2.0 License Model 是什麼?

Apache 2.0 授權模式(Apache License 2.0)是一種開源軟體授權條款,由 Apache Software Foundation (ASF) 於 2004 年發布。這是一種寬鬆的開源授權,允許使用者自由使用、修改、分發原始碼或編譯後的軟體,並適用於個人與商業用途。

Apache 2.0 授權的核心特點

1. 允許自由使用與分發

  • 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地使用、修改、分發 Apache 2.0 授權的軟體,無需支付費用。
  • 可以在開源或專有(閉源)專案中使用該軟體。

2. 允許專有軟體整合

  • Apache 2.0 許可允許修改原始碼後將其納入專有軟體,而無需公開修改後的源代碼。
  • 這與 GPL(GNU General Public License)不同,GPL 要求修改後的程式碼必須保持開源。

3. 免責聲明與責任限制

  • 免責聲明(Disclaimer):ASF 或原始開發者對軟體的品質、安全性或功能不承擔任何責任,使用者需自行承擔風險。
  • 責任限制(Limitation of Liability):即使軟體發生錯誤或導致損害,Apache 2.0 授權方不需對此負責。

4. 專利授權(Patent Grant)

  • Apache 2.0 允許貢獻者提供專利授權(Patent Grant),即若軟體涉及某些專利,授權方不會對軟體使用者提起專利訴訟。
  • 但如果使用者嘗試對該專利進行訴訟,則專利授權會自動失效。

5. 保留原始版權聲明

  • 軟體的版權聲明(Copyright Notice)和原始許可證(License Text)不能被移除,這確保原始作者的貢獻能被適當識別。

Apache 2.0 與其他開源授權的比較

授權模式允許商業用途允許專有軟體整合需要開放修改後的程式碼具備專利授權
Apache 2.0
MIT
GPL v3
BSD 3-Clause

MIT 與 BSD:與 Apache 2.0 類似,但它們沒有專利授權保護。
GPL:要求修改後的程式碼也必須開放(Copyleft 機制),而 Apache 2.0 則不強制。

性能與效率的突破

Mistral Small 3 在標準基準測試中表現出色,達到81%的準確率,處理速度達每秒150個標記(tokens)。值得注意的是,該模型的性能可與規模達700億參數的模型相媲美,如 Meta 的 Llama 3.3 70B ,同時在相同硬體上運行速度快了三倍以上。

技術創新與訓練方法

Mistral Small 3的卓越性能主要歸功於改進的訓練技術,而非單純增加計算資源。與競爭對手不同,該模型在訓練過程中未使用強化學習或合成數據,這種「原始」方法有助於避免嵌入難以察覺的偏見。

應用場景

該模型特別適用於需要快速響應的對話式人工智能、低延遲的自動化流程、專業領域的精細調整,以及需要本地推理的情境。例如,金融服務中的欺詐檢測、醫療保健中的客戶分診,以及製造業中的設備指令控制等。

開源與社群參與

Mistral Small 3 的開源性質使其在開發者社群中引起廣泛關注。開發者可以自由地修改、優化並部署該模型,以滿足特定的應用需求。這種開放性不僅促進了技術的快速迭代,也為各種創新應用的誕生提供了可能性。

結語

Mistral AI 計劃在未來幾週內發布具備增強推理能力的模型,進一步推動開源人工智能的發展。這些新模型將在性能和功能上進一步提升,為開發者和企業提供更多選擇。

Pika 推出 2.1 版本,大幅提昇真實感與創意

Pika推出2.1版本

Pika 2.1 是 Pika Art AI 最新推出的 AI 影片生成模型,它在 Pika 2.0 的基礎上,引入許多突破性的功能,目標是將生成影片的真實感和創意提升到新的境界。不僅大幅提升了動畫的真實感,更加入一系列的工具,使其成為目前市面上最出色的 AI 影片生成平台之一。

YouTube thumbnailYouTube icon
影片來源:Pika Labs

Pika 2.1 甫推出即獲得早期使用者的正面評價,特別是非人類角色臉部動作的真實感方面,有著顯著的進步。Pika 2.1 的文字轉影片功能表現出色,而圖像轉影片功能也毫不遜色,能夠以卓越的品質製作圖像動畫。

主要功能

Pika 2.1 具備一系列強大的工具和功能,目標是重新定義 AI 影片創作的可能性:

  1. 進階動作控制: Pika 2.1 允許用戶精確控制角色動作,製作出動態逼真的動畫,賦予影片角色栩栩如生的動作和流暢度。
  2. 逼真的物理模擬: 透過在場景中添加真實的物理互動,例如物體碰撞、重力影響等,Pika 2.1 能夠增強影片的深度和真實感,創造出更令人信服的視覺效果。
  3. 無縫風格轉換: Pika 2.1 可以輕鬆地將不同的藝術風格應用於影片,例如卡通、繪畫、寫實等,確保輸出的影片風格與創意願景一致,並呈現令人驚嘆的視覺效果。
  4. 動態照明效果: 透過逼真的照明效果,Pika 2.1 可以創造出身臨其境的氛圍,增強每個場景的氛圍和深度,使影片更具感染力。
  5. 複雜的角色動畫: Pika 2.1 可以製作複雜的角色行為動畫,捕捉細微的差別和表情,例如眨眼、微笑、皺眉等,讓角色更具人性化,帶來更具吸引力和迷人力的觀看體驗。
  6. 更高的解析度: Pika 2.1 的基準影片輸出解析度為 HD 1080p,而 Pika 1.5 為 720p,更高的解析度代表更多的細節和更清晰的畫質,讓用戶可以講述更豐富的故事。
  7. 場景素材功能: Pika 2.1 最引人注目的功能之一,就是它允許用戶上傳個人圖像,無論是人物、物體還是環境,並將它們無縫地融入 AI 生成的影片中。它的模型可以直覺地理解每個上傳圖像的角色,並將它們無縫地組合成一個鏡頭。
  8. 可自訂的效果和攝影機移動: Pika 2.1 提供了多種可自訂的效果,例如「戳它」、「剝它」和「撕它」等動態效果,以及「懸浮它」、「斬首它」和「眼球爆出」等特效,為影片增添互動元素和想像力。 此外,Pika 2.1 還允許使用者精確地控制攝影機角度和移動,例如「推拉」、「快速縮放」等,增強影片的敘事性和觀賞性。
  9. 延長影片長度: Pika 2.1 可以處理比 Pika 1.5 更長的影片片段,並允許使用者在影片中添加額外的時間,而無需重新拍攝或循環現有素材。這個功能確保創作者可以保持敘事流程,同時無縫地擴展他們的內容。
  10. 無與倫比的文字對齊: Pika 2.1 可以將即使是最複雜的提示轉換成影片片段,而不會遺漏重要元素或在嘗試處理更具想像力的概念時崩潰。Pika 2.1 的文字轉影片功能經過強化,使用者可以輸入描述性的文字提示,AI 會將其轉換為生動、動態的視覺效果,並改進對齊和細節。這確保模型能夠精確地詮釋文字提示,並提供與使用者意圖密切相符的輸出,使敘事流暢,並讓使用者能夠完善或迭代提示,會動態調整輸出以反映新的想法或方向。
  11. 使用者友善的介面: Pika 2.1 保留了使用者友善的介面,讓影片創作變得輕而易舉,即使是 AI 影片生成的新手也能輕鬆上手。

與 Pika 2.0 的比較

Pika 2.1 在 Pika 2.0 的基礎上進行了多項改進,兩者之間的主要差異如下:

功能Pika 2.0Pika 2.1
解析度720p1080p
影片長度5 秒5 秒(可延長)
動態效果有限Poke It、Peel It
、Tear It 等
攝影機移動基本控制Dolly in/out、Crash Zoom 等
角色動畫較不真實更逼真,特別是非人類角色
文字對齊基本增強

結語

Pika 2.1 是 AI 影片生成技術的一項重大進步。它增強的真實感、更長的影片片段和新的創意工具,使其成為內容創作者、行銷人員和電影製作人的強大工具。Pika 2.1 簡化了複雜的影片創作過程,讓各種技能水平的創作者都能夠製作出高品質的動畫。

2025年1月 Google 搜尋質量評估器指南更新:AI 內容的影響

2025 年 1 月 Google 搜尋質量評估器指南更新:AI 內容的影響

Google 於2025 年1月23日更新了搜尋質量評估器指南,此次更新新增了 11 頁內容,主要著重於垃圾內容防範,並特別關注 AI 產製內容的影響。

AI 內容的定義和評估

更新後的指南首次正式定義了 AI 產製內容:「生成式 AI 是一種機器學習 (ML) 模型,可以利用從提供的範例中學到的知識來創造新的內容,例如文字、圖片、音樂和程式碼。」

指南明確指出,評估人員在評估 AI 產製內容時,應重點關注內容是否提供獨特的價值,而非僅僅是大量生產的通用內容 。換句話說,即使內容是由 AI 工具產生,只要其具備原創性、資訊豐富性、滿足使用者需求等特點,仍然可以獲得高質量評級。

AI 內容與垃圾內容

指南特別強調,使用自動化工具(包括生成式 AI)以低成本方式大量生產網頁,如果這些網頁與網路上相同主題的其他網頁相比,幾乎沒有價值,則會被視為垃圾內容。

指南也列舉了一些識別 AI 產製垃圾內容的示例,例如:

  • 網頁內容顯示其是由生成式 AI 創造,可能沒有原創內容,且對使用者沒有價值。
  • 文章開頭出現「作為一個語言模型,我沒有即時數據,我的知識截止日期是 2021 年 9 月」等字樣。
  • 文章結尾出現像是被截斷的不完整句子。

AI 內容與 E-E-A-T

雖然指南沒有明確指出 AI 內容與 E-E-A-T 之間的直接關係,但仍然強調了 E-E-A-T 在網頁質量評估中的重要性。 因此,即使是使用 AI 工具產製內容,也應該確保內容展現出專業知識、經驗、權威性和可信度,才能獲得 Google 的青睞。

Google 對 AI 內容的立場

Google 強調,其並非反對 AI 內容,而是更關注內容的質量,無論內容是如何產生的。 只要 AI 產製的內容對使用者有幫助、可靠且以人為本,就不會被視為垃圾內容。

Google 也表示,他們已經部署了人工和自動化系統來防止低質量的 AI 內容出現在搜尋結果中,並發布了垃圾內容更新和有益內容更新來打擊低質量的 AI 內容。

給內容創作者的建議

為了適應更新後的指南,使用 AI 工具產製內容的網站擁有者和 SEO 專家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 專注於創造原創、有價值的內容,滿足使用者需求。
  2. 避免使用 AI 工具大量生產內容。
  3. 確保內容展現出真正的專業知識和權威性。
  4. 特別注意 YMYL (Your Money or Your Life) 主題的內容質量。

YouTube 讓創作者決定:我的影片,AI 能不能學?

YouTube 讓創作者決定:我的影片,AI 能不能學?

YouTube 正式加入 AI 戰場!宣布一項全新政策,將賦予創作者決定權,選擇是否允許第三方 AI 公司使用他們的影片來訓練 AI 模型。這項政策預計將對 AI 產業和 YouTube 的數位內容生態帶來深遠影響。

AI 浪潮來襲,YouTube 如何接招?

生成式 AI 正以驚人的速度席捲全球,各家科技巨頭爭相投入研發,而 AI 模型的訓練仰賴巨量數據,YouTube 龐大的影片庫自然成為兵家必爭之地。YouTube 的服務條款向來禁止未經授權的內容使用,但面對 AI 訓練的需求,YouTube 決定採取更積極的策略,推出這項新政策,在 AI 發展和創作者權益之間取得平衡。

創作者的新武器:掌控 AI 訓練

現在,創作者可以在 YouTube Studio 的「設定」頁面找到「第三方訓練」選項,自由選擇允許所有公司、特定公司,或完全禁止 AI 公司使用他們的影片數據進行訓練。預設情況下,此選項是關閉的,確保創作者的影片不會在未經同意的情況下被用於 AI 訓練。目前初始名單包括 AI21 Labs、Adobe、Amazon、Anthropic、Apple、ByteDance、Cohere、IBM、Meta、Microsoft、Nvidia、OpenAI、Perplexity、Pika Labs、Runway、Stability AI 和 xAI 等公司。

如何設定使用者的YouTube創作內容能夠用於AI的訓練

參與 AI 訓練:機會與風險並存

這項政策為創作者開啟了新的可能性,但也帶來了新的挑戰。參與 AI 訓練,可能為創作者帶來與 AI 公司合作的機會、提高影片曝光度,甚至在未來獲得收益分成。然而,創作者也需要承擔內容被操縱、版權爭議等風險。

YouTube 的承諾:保障創作者權益

YouTube 強調,他們致力於保護創作者的權益,並將持續完善相關政策和技術,確保 AI 技術的發展能夠真正造福 YouTube 社群。

AI 時代的 YouTube:未來展望

YouTube 的新政策只是 AI 發展和內容創作領域的一個開端。未來,AI 技術將更深入地影響 YouTube 平台,例如 AI 輔助創作、AI 內容審核、AI 個人化體驗等。YouTube 也正在開發新的肖像權管理技術,讓創作者可以掌控自己的肖像如何被 AI 技術呈現。

挑戰與機遇:YouTube 與創作者的共同課題

AI 技術的發展也帶來了一些挑戰,例如 AI 模型的偏見、AI 技術的濫用等。如何應對這些挑戰,將是 YouTube 和創作者需要共同面對的重要課題。

總結

YouTube 允許創作者選擇是否允許第三方 AI 訓練其影片內容,這項政策的推出,標誌著 YouTube 正式踏入 AI 發展的新階段,也為 AI 產業和 YouTube 的數位內容生態帶來新的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