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AI助手的新方向:提供人生建議

Google Assistant

Photo by Rubaitul Azad on Unsplash

在人工智能技術的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Google正在尋找推動其人工智能研究的新途徑。今年4月,Google將其在倫敦收購的研究實驗室DeepMind與其在矽谷創立的人工智能團隊Brain合併。四個月後,這些合併的團隊正在測試一些雄心勃勃的新工具,這些工具可能將生成型AI(例如OpenAI的ChatGPT和Google自家的Bard)轉變為個人生活教練。

多元化的應用

根據《紐約時報》的報導,Google DeepMind已使用生成型AI執行至少21種不同類型的個人和專業任務,包括提供生活建議、創意、計劃指導和輔導技巧的工具。這一項目反映了Google迫切希望將自己推到AI領域前列的努力,並表明其越來越願意信任AI系統處理敏感任務。

風險與機遇

儘管Google是生成型AI的先驅,但自從OpenAI於去年11月發布ChatGPT以來,它一直被OpenAI的影子所遮蓋。此後,科技巨頭和初創公司之間在這一快速增長的領域展開了競爭。Google在過去的九個月裡一直在努力證明自己可以跟上OpenAI和其合作夥伴Microsoft的步伐,發布了Bard,改進了其AI系統,並將技術整合到其許多現有產品中,包括其搜尋引擎和Gmail。

測試與評估

Scale AI,一家與Google DeepMind合作的承包商,組建了多個工作團隊來測試這些功能,包括100多名在不同領域擁有博士學位的專家,以及更多評估工具回應的工作人員。工作人員正在測試助手回答人們生活挑戰中的親密問題的能力。例如,用戶可能會問聊天機器人:「我有一個非常親密的朋友即將在今年冬天結婚。我怎麼告訴她我無法參加她的婚禮呢?」

未來展望

儘管這些工具仍在評估中,並且公司可能決定不使用它們,但Google DeepMind的發言人表示:「我們一直與各種合作夥伴合作,評估我們的研究和產品,這是構建安全和有用技術的關鍵步驟。」此外,Google DeepMind還在最近評估了一些工具,這些工具可能使其AI進一步進入工作場所,包括生成科學、創意和專業寫作的能力,以及識別文本中的模式和提取資料的能力。

結語

Google的這一新方向既充滿機遇,也充滿挑戰。生成型AI的經濟危害和創意寫作的“去技能化”可能成為未來的問題。然而,這一項目的成功可能將AI推向新的高度,使其不僅僅是一個工具,而是一個能夠理解和回應人類需求和情感的夥伴。

參考資料

紐約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