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6月11日,迪士尼(Disney)與環球影業(NBCUniversal)宣布對知名AI影像生成公司 Midjourney 提出聯合訴訟。這是好萊塢兩大巨頭首次合體發動法律戰,矛頭直指 AI 技術在訓練及輸出過程中大規模侵害其版權。這場訴訟不僅代表產業界針對AI時代版權保護的一次重磅宣示,同時也揭開了一場可能重塑「fair use(合理使用)」界線與 AI 訓練規範的全新戰役。
事件背景與訴訟主要內容
訴狀核心:抄襲、未授權、持續侵權
訴狀指出 Midjourney 在無取得授權情況下,以「a big scrape of the internet」方式蒐集大量含版權保護角色(如《星際大戰》的 Darth Vader、《冰雪奇緣》的 Elsa、《小小兵》)的圖像,將其用於訓練模型後,透過用戶 prompt 即可生成幾乎一模一樣的作品。因此控訴其為“copyright free‑rider”與“bottomless pit of plagiarism”,即無盡的盜版源頭。
技術層面控訴
原告指控 Midjourney 被多次要求採取技術措施,例如禁止產出侵犯特定 IP 的圖像,但未見任何實際落實。雖然其模型已內建多種內容審查機制(如避免暴力或不雅內容),卻故意疏忽「經典角色」生成問題。
為何這場訴訟如此重大?
好萊塢首次集體出擊 AI 話事者
截至目前,雖已有獨立藝術家或媒體機構皆對 AI 訓練提出訴訟(如2023年藝術家集體訴 Midjourney)。但首次由迪士尼與環球聯手向一家 AI 公司發動訴訟,顯示出產業界對 AI 著作權鬧劇已到忍無可忍地步。
案件可能成為判例:fair use 的再界定
過去多數 AI 訴訟主張被告模型輸出具高轉化性,屬合理使用。但本次訴狀卻強調,Midjourney 並非偶爾借用類似風格,而是生成大量“幾乎原樣”的授權角色,構成直接侵權。IP 法專家 Chad Hummel 認為此案“output is not sufficiently transformative”,Midjourney 將難以以 fair use 辯護獲勝。
Midjourney 的反應與業界觀點
CEO Holz 的公開答辯
Midjourney 創辦人 David Holz 在訴訟宣布當天的用戶 Q&A 中表示:雖不便細談法律進展,但相信 Midjourney 會「長久存在」。Holz 強調 AI 學習仿效人類學習方式,若作品具有新意,就屬於「正常文化演進」。
業界評價兩極
Reddit 上許多用戶認為此案是控制AI自由生成的前奏,有助於大型企業壟斷創作;也有人支持版權保護,認為「訓練要授權」,表示期待 Midjourney 加快投入「IP 鐵柵欄」措施。
法律分析:勝算與風險並重
合理使用?需要更具轉化性
美國版權法中,fair use 判定關鍵為轉化性(transformative),若模型訓練「僅複製風格」,輸出高度相似,就可能不符合。如果 Midjourney 無法展示有挑戰性的創作或內容重塑,可能被判侵權。
減損證明與預防授權市場
原告需證明其財務或市場因 Midjourney 受損。訴狀提及「電影產業貢獻數百億美元與數百萬工作」,宣稱 Midjourney 實質構成威脅。這有助於提高法院授予禁令或巨額賠償的可能。
另一方面,類似於紐約時報與 OpenAI 的授權協議案例正快速擴散;談判授權而非拖入法律也許更具商業價值。
產業影響及未來展望
AI 訓練數據將迎法規檢驗
若法院裁定 Midjourney 無違法,可能形同為生成式 AI 掃除障礙。但一旦成立侵權,業界將面臨被迫追溯申請授權、技術強化限制或支付高額賠償的風險。
訴訟過程中, AI 公司與 IP 供應商間的授權市場將被加速催化。資料版權市場預期迎來更多「資料合法授權」基礎型商機。
好萊塢 IP 持續控護自己的未來
影視內容層出不窮,但 IP 價值需由創作者及产业共同捍衛。若此案成為判例,未來制作與使用AI時必須更嚴格遵循授權流程,否則即便非主流作品也可能涉訟。移動至 AI 工具的“安全模式”將不再限定於裸露或暴力內容,也將涵蓋“經典角色再生成”。
AI 與創意的拉鋸戰才剛開始
這起由好萊塢兩大巨頭發起對抗 AI 的訴訟,可望成為未來所有生成式AI訓練機制的分水嶺。它揭示:
- 合理使用界線:AI產生的新內容是否已構成「轉化性」將是核心問題。
- 授權市場推升:企業未來或將尋求與 Midjourney 類工具談授權,避免官司風險。
- 產業保護意識:大型 IP 企業將更積極捍衛其角色資本不被盜用。
- AI 公司壓力倍增:模型設計者需設計更精準的限制機制,以避免侵權。
FAQ
Q1:Midjourney 是否會改變訓練策略?
A1:若訴訟進入審理與庭前和解階段,中小型創作者及AI模型均有可能加入授權市場合作。Midjourney或被迫實施 prompt 過濾、角色識別拒絕等技術限制,以避法律責任。
Q2:fair use 裁定 50:50?
A2:法院會綜合「使用目的與性質」「創作性和資訊之比例」「對市場與潛在價値的影響」等因素進行判斷。本案核心爭點在於 Midjourney 是否產生「轉化性足夠」的內容,還是「低成本複製」,成為法院決定是否屬合理使用的關鍵。
Q3:訴訟對AI產業整體影響?
A3:中短期內可能導致投資與政策收緊, AI 創作熱情遇冷。但長期若出現授權型商業模式成熟,將有助於建立 AI 與創作者共榮共生的生態系。AI 公司也會因為要遵守版權責任而開發更安全、更有溫度的生成服務。
結語
迪士尼與環球對 Midjourney 的聯合訴訟,是 AI 影像生成與傳統版權保護正面碰撞的第一波法律潮。其結果不僅關乎單一訴訟的勝負,更將決定未來幾年 AI 訓練架構的制度走向。
對 AI 創業者、產業法規擬定者與創作者而言,未來數年可能見證「AI+授權」模式的正式誕生,也可能伴隨更嚴格的監管枷鎖。本案如此重要:它不只是 Midjourney 的命運,更是這個世代 AI 創作能否在法律與市場間找到平衡點的試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