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向 AI 搜尋引擎 Perplexity 發出停止通知函,要求停止使用其內容

《紐約時報》向 AI 搜尋引擎 Perplexity 發出停止通知函,要求停止使用其內容

在人工智能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傳統媒體與 AI 公司之間關於內容使用權的爭議愈演愈烈。近日,《紐約時報》向 AI 搜尋引擎初創公司 Perplexity 發出停止通知函,要求該公司立即停止未經授權使用其新聞內容,這一舉動再次引發了業界對 AI 與版權問題的廣泛討論。

紐時的指控

根據《華爾街日報》獲得的信函副本,《紐約時報》指控 Perplexity:

  1. 未經授權使用《紐約時報》「富有表現力、精心撰寫和研究、編輯的新聞報導」。
  2. Perplexity 使用紐時內容的方式(包括建立摘要和其他產出)侵犯了版權法。
  3. Perplexity 及其商業夥伴通過這種行為「獲得不公正的利益」。
  4. 儘管《紐約時報》已在其 robots.txt 文件中禁止 AI 爬蟲(包括 Perplexity 的)訪問其網站,但 Perplexity 似乎繞過了這一限制。

《紐約時報》要求 Perplexity 在 10 月 30 日前提供有關其如何訪問紐時網站的資訊,並立即停止所有未經授權的訪問和使用行為。

Perplexity 的回應

面對《紐約時報》的指控,Perplexity 做出了以下回應:

  1. Perplexity 執行長 Aravind Srinivas 表示,公司「非常有興趣與每一家出版商合作,包括《紐約時報》在內」。他強調 Perplexity 並沒有忽視《紐約時報》阻止內容抓取所做的努力。
  2. 公司發言人 Sara Platnick 辯稱,「沒有任何實體擁有事實的版權」,為其索引內容並引用以提供回答的做法辯護。
  3. Perplexity 否認為 AI 訓練而抓取內容,強調他們只是索引網頁以在回答中呈現事實內容。
  4. 公司計劃在 10 月 30 日截止日前通過律師函做出正式回應。

更廣泛的影響

這起爭議凸顯了 AI 技術對新聞出版業的巨大影響,並引發了一系列相關討論:

  1. 內容創作與 AI 使用的平衡:出版商擔心 AI 濫用和竊取內容可能損害依賴廣告和訂閱收入的新聞媒體。同時,AI 技術在資料分析、草擬標題甚至生成整篇文章方面展現出巨大潛力。
  2. 版權法的適用性:Perplexity 的辯護引發了關於事實性內容版權保護的討論。這可能需要立法機構和司法系統進一步釐清 AI 時代的版權邊界。
  3. 商業模式的轉變:一些 AI 公司如 OpenAI 已與多家出版商簽署協議,獲得內容使用授權並提供補償。這種模式可能成為未來內容創作者與 AI 公司合作的範本。
  4. 搜尋引擎的未來:這場爭議被視為「基於連結的搜索之戰」,因為 AI 摘要可能減少用戶點擊原始新聞連結的機會,從而影響出版商的收入。
  5. 法律訴訟的增加:《紐約時報》目前正在起訴 OpenAI 和微軟,指控他們未經授權使用其內容訓練 AI 模型。類似的法律糾紛可能會增加,推動相關法律的發展。

業界反應

這起事件引發了業界的廣泛關注和討論:

  1. 其他出版商如 Forbes 和 Condé Nast 也曾指控 Perplexity 抄襲其內容。
  2. 為應對這些指控,Perplexity 早些時候推出了收入分享計劃,與包括《財富》、《時代》和《德克薩斯論壇報》在內的出版商達成協議,提供廣告收入分成和免費訂閱。
  3. 技術專家 Shelly Palmer 指出,這場爭議的核心在於”爬取”(crawl)和”抓取”(scrape)的區別。前者是為了索引和呈現數據,後者則可能涉及收集內容用於 AI 訓練。
  4. 一些分析師認為,這場爭議可能持續數年,並將成為塑造 AI 與內容產業關係的關鍵戰役。

結語

隨著 AI 技術的持續發展,內容創作者與 AI 公司之間關於知識產權和公平使用的爭議可能會持續一段時間。解決這一問題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1. 法律框架的更新:現有版權法可能需要修訂,以適應 AI 時代的新挑戰。
  2. 行業標準的建立:AI 公司和內容創作者可能需要共同制定新的行業標準,規範 AI 對內容的使用。
  3. 技術解決方案:開發更精確的內容識別和追踪技術,以便更好地保護知識產權。
  4. 商業模式創新:探索新的合作模式,確保內容創作者得到公平補償,同時不阻礙 AI 技術的發展。
  5. 公共政策討論:政府和監管機構可能需要介入,平衡創新與知識產權保護之間的關係。

這場爭議不僅關乎《紐約時報》和 Perplexity,更代表了整個內容產業與 AI 技術之間的角力。隨著 AI 技術日益成熟,類似的衝突可能會更加頻繁。如何在保護知識產權的同時促進技術創新,將是未來一段時間內業界和監管機構需要共同面對的重要課題。

進一步閱讀
  1. Perplexity 正在顛覆搜尋引擎領域,你的內容和 SEO 策略準備好了嗎?
  2. Perplexity:超越 Google 的下一代 AI 搜尋引擎